close

  南方都市報(以下簡稱“南都”):你能否談談沙龍與中國的關係?
  潘占林:沙龍對中國一直都比較友好。時任以色列副總理兼外長希蒙·佩雷斯於2003年3月訪華,會見了我國領導人,提出了發展中以關係的一些建議,兩國關係回暖。2003年6月,我國外交部副部長楊文昌訪問以色列,當時我是駐以大使。對於楊文昌副部長的訪問,以色列給以較高禮遇,總統、總理、外長分別會見,副外長和楊文昌會談。這兩次訪問標誌中國和以色列政治關係逐步正常化,兩國關係開始步入正常軌道。
  南都:你本人應該有見過沙龍幾次吧?
  潘占林:我任大使期間,見過沙龍幾次。有一次是他請各國駐以大使到總理府做客,去了之後我才知道,裡面非常簡陋,甚至沒有足夠的椅子,大使們只得坐在小板凳上。
  2003年11月,我在離任駐以大使時提出拜會沙龍等領導人,沙龍不僅接受了我的辭行拜會,還特意安排在使館所在的特拉維夫見我。以色列的主要政府機構都在耶路撒冷,他只有在會見住在特拉維夫及附近的人士的時候,才會到特拉維夫辦公。他的臨時辦公室設在一家賓館里,當我被邀請進入辦公室,他已在門口等候,屋裡陳設簡單,只有一張辦公桌,幾把椅子。
  南都:你對沙龍的印象如何?
  潘占林:沙龍給我的印象是,很和藹,很有禮貌。
  南都:他有談到訪華的經歷嗎?
  潘占林:有。那天,他興緻很好,談到了昔日多次訪華的經歷。1987年,他作為商業和工業部長首次非正式訪華,當時兩國還沒有建交。1998年,他作為基礎設施部長再次訪華,在此之前兩國已經於1992年建交。
  憶起訪華往事,他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表示贊賞。他還聊起了1987年訪華時,在郊外的公路上看到一個農民用老式的木犁耕田,引起他極大的興趣。他非常想弄一副木犁帶回以色列,因為他自己有一個農場,每周末都會到農場乾農活,他希望把木犁帶回去作紀念。可是,因為不方便帶上飛機,他最終沒能如願。
  美國中東問題學者米勒:
  沙龍的胃口相當好
  南都:你第一次見到沙龍是在什麼時候?
  米勒:1973年,我在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海法的一場婚禮上第一次見到了沙龍。當時他還比較精瘦,非常敏捷。我記得新娘的家人因為沙龍的到來非常興奮,而沙龍也很高興參加猶太人婚禮。
  他的胃口相當好。我的妻子琳賽和我親眼看著他狼吞虎咽,把桌上的米飯和羔羊一掃而光。數年後,我也隨同美國外交官員與他見過幾次。我看著他大口吃水煮蛋和三明治的樣子,有時甚至懷疑他對人生的期望,美食應該就夠了吧,哈哈。
  南都:除此外,你對沙龍還有什麼印象?
  米勒:人們都說沙龍是以色列的戰士與英雄。除了戰士外,他還是一個農民。他對土地有深刻的認識和緊密的聯繫。他對這一點感到非常自豪,他喜歡談論農場里的動物。沙龍有一個習慣,他堅持在談正事之前先談論鮮花和家禽。沙龍自己也有一個農場,他閑暇時經常在農場種植鮮花、飼養家禽。
  南都:在你看來,沙龍去世對以色列會有什麼影響?
  米勒:繼沙龍之後的以色列總理大體繼承了沙龍的政策,埃胡德·巴拉克、奧爾默特和內塔尼亞胡等都是有能力的領導人。但他們不具備沙龍的權威性和正統性,他們也不具備沙龍的膽量和果斷。誰能像沙龍那樣,不顧以色列人的反對,不惜賭上政治生命,單邊撤離加沙地帶?沙龍去世,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,巴以衝突的前景更為黯然。
  本版採寫:南都記者 胡超平  (原標題:他想帶中國木犁回家鄉農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bfwizsl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